臺灣原住民族事典

臺灣原住民族事典

唇䱻

【科名】鯉科(Cyprinidae)

【學名】Hemibarbus labeo

【別名】䱻、真口魚、竹竿頭、竹篙頭

【型態特徵】

體延長,略側扁,腹部圓形。頭大而尖,吻長而突出,有鬚1對。體被中小型的圓鱗,有銀色光澤;側線完全而略平直,胸鰭末端不達腹鰭起點。體呈銀白色,體背側呈淡青綠色,腹部白色。

【生態習性】

初級淡水魚。喜棲息於水流略急而寬廣水域的潭區中下水層,平常大多群游在水域底層。河水混濁時較為活躍而到處覓食。主要以水生昆蟲、蝦、螺類為食。

【棲地分布】

台灣分布於本島本部淡水河系。

【原住民族語名】

泰雅族

msul

賽夏族

’aelaw

拉阿魯哇族

saiiahlʉ

【生活使用】

食用。

泰雅族

可食,多刺,味道較淡。

【圖1】作者:曾晴賢。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(CC BY-NC)。發布於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

參考文獻:石正人等,《台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動物篇》,台北市: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,2009年。林業及自然保育署、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,「台灣生命大百科」(「Hemibarbus labeo (Pallas, 1776)」,2021年11月)。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,「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」(「唇䱻Hemibarbus labeo」,2021年11月)。邵廣昭,「台灣魚類資料庫」(「唇䱻」,2021年11月)。

相关推荐

大众为什么要尾气排放作弊?
365bet亚洲唯一官网

大众为什么要尾气排放作弊?

📅 09-18 👁️ 4276
牡丹香烟是哪里生产的 牡丹香烟价格表2025价格表
365bet手机投注网

牡丹香烟是哪里生产的 牡丹香烟价格表2025价格表

📅 08-21 👁️ 67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