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上到底長的是哪種斑?常見黑斑6種類一次搞懂 黑斑的種類繁多,一般可分成以下6種類型:
雀斑(Freckles):雀斑發生的年齡較早,會產生許多小於0.5公分的小斑點,顏色從淡褐色到咖啡色都有,常分布在兩頰及鼻子上,且特別容易生長在皮膚較白晢的女性臉上,而其生成原因主要與日曬有關,隨著日照的強弱,顏色會出現深淺變化,通常在夏天黑斑顏色會較為明顯,冬天則會有所改善。 曬斑(Solar lentigines):經常出現在陽光易曬到的部位,包括臉頰、小腿後側、胸前、手臂外側及手背,而曬斑的外觀通常為黑褐色斑點,好發於30~40歲的患者。(延伸閱讀:曬黑怎麼辦?公開3大皮膚美白方法,帶你找回白皙透亮的肌膚) 肝斑(Melasma):肝斑與肝功能不好或肝病無關,其命名來自於斑點如「肝」般的顏色,通常是因懷孕或服用避孕藥後,女性荷爾蒙或體質改變所致。肝可分為淺褐色的表皮型、灰藍色的真皮型或位於表皮真皮層的混合型肝斑,好發於臉頰及額頭,外觀就如同蝴蝶一般,對稱分部在臉頰2側,即便經過治療仍容易復發。 咖啡牛奶斑(Café-au-lait macules):屬於胎記的1種,為多發性神經纖維瘤,顏色就像咖啡牛奶般,大小約0.2~2公分,可以長在身體的任何部位。 顴骨母斑(Hori’s nevus):顴骨母斑位於皮膚的真皮層,好發於20~40歲的東方女性,其生成原因與與體質較為相關,而非日曬造成。顴骨母斑最早可能從青春期開始於顴骨2側生長,外觀多為小點狀,顏色則偏向藍黑色斑,且隨著年紀增長,範圍會逐漸擴大。 太田氏母斑(Nevus of Ota):太田氏母斑與咖啡牛奶斑一樣是胎記的1種,外觀為深藍色斑塊,且多位於眼睛四周的皮膚及眼白,隨著年紀增長,顏色及範圍還會因此加深、擴大,直到成年後才會停止擴大。
黑斑如何消除?公開黑斑常見的2大治療方法 由於黑斑成因不盡相同,如果因美觀而選擇去除黑斑,應先至皮膚科就診,經醫師診斷後,才能進行下一步治療,通常要搭配藥物、雷射等療法多管齊下,才能將黑斑從皮膚上有效去除,以下為幾種黑斑的常見治療方法:
1. 去斑藥膏 醫師可能會開立內含A酸、對苯二酚、杜鵑花酸或果酸等成分的去斑藥膏,替患者來治療黑斑,但塗抹去斑藥膏僅有淡化斑點的功效,多數黑斑仍須經由多次雷射才能有效去除。
2. 雷射治療 接受雷射治療是最能有效去除黑斑的方法,而目前較為常見的雷射方法,則包括紅寶石雷射、銣雅各雷射及亞歷山大雷射,3者的波長皆不相同,所以必須先經醫師診斷為何種黑斑,才能選擇適合的雷射類型,以利提高除斑效果。
然而,接受雷射治療後的患部常會形成結痂,所以患者應注意皮膚護理,建議可塗抹修護霜或醫師所開立的抗生素藥膏,以避免傷口發炎。一般而言,在雷射後的5~7天後,皮膚上的痂皮就會自然脫落及自行修復,請勿在傷口尚為完全癒合時,便自行用手摳掉痂皮。